發(fā)布日期:2011-04-09瀏覽次數: 次信息來源: 邱伏生
前言:世界銀行發(fā)布的《東亞與太平洋地區(qū)經濟半年報》,報告表示日本大地震和海嘯將造成1220億美元至2350億美元的損失。
報告指出,本次大地震的損失相當于日本國內生產總值的2.5%至4%,有可能超過1995年的6.9級神戶大地震。世行認為,日本地震和海嘯對經濟的影響主要集中在上半年,隨著重建工作展開,經濟增速會在未來幾個季度回升,預計重建需要五年左右時間。
日本民間智庫與5家證券公司此前公布的估算報告顯示,日本大地震對日本經濟造成的損失預計最高達16萬億日元,2011財年GDP將比原先估算值下降0.2至0.4個百分點。
商務部22日舉行例行發(fā)布會,通報2011年1-2月我國商務工作運行的有關情況。商務部新聞發(fā)言人姚堅在發(fā)布會上表示,日本東北部受災地區(qū)GDP占總體經濟的8%左右,對日本經濟來說,經濟活動在短期內將受到很大負面沖擊,但在今年年底之前就有望強勁恢復。這個地區(qū)還集中了一些電子、汽車、石化等等產品,這些產品在中國的貿易量中有相當規(guī)模,并且在產業(yè)的源頭,所以在短期內會對中國產業(yè)鏈和企業(yè)供應鏈形成一定影響。
從歷來的統(tǒng)計數據中可知:中國從日本進口的前幾位的產品,第一位的就是集成電路,一年是140億美元;第二位是鋼材,88億美元;第三位是汽車零部件和汽車,分別是80億和76億美元。這些產品的進口規(guī)模占到整個中國從日本進口的22%。所以,這些產品相關的中日經貿活動會受到一定的影響,因為中國和日本不僅是有貿易合作,最重要的是在中國還有大量的日資企業(yè),比如在天津、遼寧、山東等等都有大量的日資企業(yè)運營,這些加工貿易企業(yè)大量進口日本的原材料、零部件,除了我說的前面幾種產品以外,還有塑料、鋁錫等等,都會在進口方面受到一些影響。
另外,中國對于日本的出口方面,服裝、農產品和電子類的產品是前三大類的產品,這些活動也會受到影響。當然,服裝和農產品是傳統(tǒng)的對日出口的大宗商品,電子產品是供應日本的一些電子類產品制造的,所以也會受到影響,但是這些影響都是在有限時間內的影響。
具體到行業(yè)層面,中國的汽車行業(yè)受到的影響可能是最直接的。
分析師估計,目前的零部件庫存大約能支持中國國內汽車廠商幾個星期的生產,此后如果日本無法恢復供應部件,一些合資汽車企業(yè)就會面臨生產停頓的風險。日本品牌的汽車在國內汽車市場的份額大概在18%左右,此次地震或許會給德國、韓國的品牌在中國的銷售提供短期的機遇。
另一個受影響的可能是煉油業(yè)。地震之后日本關閉了30%的煉油產能,大概相當于全亞洲5%的煉油能力。此外,日本對原油進口的減少也會給原油價格帶來向下的壓力。
所以未來直接的影響主要可能在于:
1. 一些電子數碼產品漲價兩成左右,部分地區(qū)汽車產業(yè)鏈影響較大災后重建物資需求增加,中國企業(yè)應當把握時機,開拓和挖掘日本市場;
日本大地震“經濟沖擊波”席卷世界多個領域,對中國經濟也帶來一定沖擊。記者在北京、廣州、深圳等地調研了解到,一些電子數碼產品漲價兩成左右,部分地區(qū)汽車產業(yè)鏈條面臨停工的威脅。專家認為,受地震影響,年內日本經濟將受到沖擊,建議中國企業(yè)應積極參加日本震后重建,開拓日本市場,推動本國產業(yè)升級。部分數碼產品漲幅20%左右,中日合資車企生產或受影響較大;3月21日,北京、深圳、廣州數碼存儲設備(U盤、SD卡、TF卡)和日本原裝高端相機及鏡頭價格漲幅明顯。
2. 中日合資車企也受到不同程度影響,生產難以保障。
生產變速箱等核心部件的某企業(yè)負責人表示,工廠在3月前生產還能開展,但4月之后能否維持還有待觀察。廣汽本田、廣汽豐田兩大企業(yè)有關負責人表示,根據零配件庫存狀況,企業(yè)能確保兩周生產正常進行,此后生產是否會受影響,還在評估之中(按照供應鏈理論而言,肯定會受到重大影響)。東風日產則稱,目前企業(yè)正在加緊進行評估,只能確?!敖谏a”不受影響,但長期還有待觀察。
3. 進口依賴程度高的某些鋼鐵產品也步入了漲價的行列。
寶鋼日前公布4月份價格政策,在維持主要產品出廠價不變的同時,將取向硅鋼價格上調1000元/噸。這與武鋼公布的4月價格政策幾乎一致。在兩大鋼廠公布4月價格政策之前,國內鋼價已持續(xù)下跌了近一月。中聯鋼的數據顯示,2010年我國從日本進口的硅鋼占進口硅鋼總量的48%,居各國之首。
根據判斷,在產能和基建尚未恢復之前,日本震區(qū)損失的產能需要日本國內其他地區(qū)予以補充,日本相關產品對外出口將受到一定影響,有所下滑。日本是中國電子產品零部件等生產資料的主要供應國,此次災害影響中國的汽車、玩具、石化、電子產品等加工型行業(yè)
從供應鏈的角度而言,中國企業(yè)可積極挖掘“重建經濟”
目前,摩根大通已將2012年日本經濟增幅從之前預計的1.8%上調至2.0%,花旗集團也將這一預期從1.9%上調至2.1%??梢灶A期,在重建過程中,日本物資需求增加,所以,中國企業(yè)應當把握時機,開拓和挖掘日本市場。
我國的中******業(yè)已出現產能過剩,而日本災后重建將涉及大量基礎設施的修復和重建,對于重型機械、鋼鐵、水泥等產品的需求將大幅提升。中國企業(yè)如能借機進軍日本市場,使中游行業(yè)的部分產能得以在日本消化,將有助于推動全球布局。
產業(yè)鏈受“震動”,倒逼“中國制造”升級
中國企業(yè)應當積極參加日本震后重建,此舉不僅有利于擺脫產業(yè)鏈“受制于人”的被動局面,也有利于中國在日本尋找更多的經濟發(fā)展機會。
由于日本政府債臺高筑,其在災后重建中發(fā)揮的經濟力量不足以滿足災后重建的需求,我國企業(yè)可以通過加大對日投資以及增加進口等方式參與日本的災后重建,幫助提振日本總供給,助推中國企業(yè)扎根日本。當然,中日合資企業(yè)當前面臨的困境表明,沒有介入高端產業(yè)鏈,缺乏核心技術,無法獨立生產核心零部件將“陷入被動”。
從另一個角度而言,此次地震對于日本部分產業(yè)的打擊,雖然會波及我國部分行業(yè)的發(fā)展,但也將促使這些行業(yè)加強自主創(chuàng)新,有助于加快我國經濟發(fā)展方式轉變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日本產能的恢復能力較快,估計半年至一年內即可完成,中國企業(yè)要抓住這段時間,努力突破,推動“中國制造”加快轉型升級。